很多人认为铁路气象观测站就是一个装在杆子上的传感器,其实不然。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,由“感、传、知、用”多个环节协同构成,共同实现气象风险的闭环管理。
一套完整的铁路气象观测站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:
1、现场采集层(感):这是系统的“耳目”,即立在线路旁的监测硬件。包括气象传感器集群(风、雨、温、湿、压)、综合采集器、供电系统(太阳能+蓄电池)、通信模块(DTU/RTU)和立杆、防雷等基础设施。这是铁路气象观测站的物理实体。
2、数据传输层(传):这是系统的“神经网络”。采集器将数据通过铁路专用通信网络或公共无线网络,安全、可靠地传输至远端的数据中心或调度所。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。
3、平台应用层(知、用):这是系统的“大脑”。在调度中心,专业软件平台接收、存储、解析并展示所有铁路气象观测站的数据。平台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各点风速风向,并设有分级报警功能。一旦数据超限,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窗口、发出声音警示,甚至推送短信给相关责任人,驱动限速、停运等应急预案的启动。
辉阳智联提供的正是一套这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。我们不仅提供高品质的铁路气象观测站现场设备,更可配套提供强大的中心管理平台,帮助客户构建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全流程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