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行业动态 NEWS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城市内涝监测预警解决方案:守护城市的 “防涝利器”

2025-07-03

  7月份是雨季,尤其是遇到台风的出现,就会引起大暴雨的天气,让道路交通都收到影响,为了应对这一难题,城市内涝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应运而生,它是城市的守护者,是防涝利器。

  一、全方位的监测体系 —— 感知内涝的 “神经末梢”

  首先得 “看清” 内涝的发生和发展情况,这就需要一套全方位的监测体系。

  地表监测:在城市易积水的路段、低洼地带、地下车库出入口等关键位置,会安装水位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。水位传感器能实时测量积水深度,精度可达厘米级,一旦积水达到预设的警戒值,就会立即发出信号。视频监控则能直观捕捉积水现场的画面,让工作人员远程了解路面被淹范围、车辆和行人受困情况等。比如在一些城市的主干道交叉口,当暴雨导致积水超过15厘米时,传感器就会迅速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。

  地下管网监测:城市的地下排水管网是雨水排放的“血管”,其通畅与否直接影响内涝程度。通过在排水管道内安装流量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,可以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水流速度、流量以及是否存在堵塞物。当管道内水流速度骤降、流量异常时,可能意味着管道被垃圾、淤泥等堵塞,需要及时疏通。此外,还会监测管网的水位,若水位持续上升,说明排水能力不足,存在内涝风险。

城市内涝监测预警


  二、精准的预警系统 —— 提前发出的 “防涝警报”

  监测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分析处理,转化为精准的预警信息,才能为应对内涝争取时间。

  数据分析与模型预测:监测体系收集到的水位、降雨量、管网流量等海量数据,会被传输至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。平台通过内置的水文水力模型,结合城市地形地貌、排水管网布局、历史内涝数据等信息,对雨水的汇流过程、积水蔓延速度和范围进行模拟预测。例如,当预测未来3小时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,且某区域排水能力有限时,模型会计算出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积水深度和持续时间。

  三、高效的联动处置机制 —— 应对内涝的 “协同作战”

  有了监测和预警,还需要高效的联动处置机制,才能将内涝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。

  部门协同:城市内涝防治涉及气象、水利、交通、城管、公安等多个部门。监测预警平台会将相关数据和预警信息同步至各部门,实现信息共享。气象部门负责提供精准的降雨预报;水利部门调度排水泵站、开启闸门加速排水;交通部门及时疏导交通,对积水严重路段进行封闭,并设置警示标志;城管部门组织人员疏通堵塞的排水口和管网;公安部门则负责救援受困群众和车辆。各部门各司其职、密切配合,形成应对内涝的合力。

  内涝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,因此气象和水文数据是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气象站(如智慧路灯气象站),可以实时获取降雨量、降雨强度、风向风力等气象数据。同时,对城市周边的河流、湖泊、水库等水体的水位、流速进行监测,因为这些水体水位过高可能会倒灌至城市排水系统,加剧内涝。将气象数据与水文数据相结合,能更精准地判断内涝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。

 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解决方案通过“监测-预警-处置”的闭环管理,让城市应对内涝从“被动救灾”转向“主动防御”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这套解决方案会更加智能、精准,为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,让我们在汛期也能安心出行。

Copyright © 北京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 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0035757号-5
主营产品: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站   铁路气象站   机场气象站   车载移动气象站  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   能见度传感器   城市内涝积水监测系统   隧道环境监测仪器   隧道超声波风向风速监测仪   隧道COVI监测仪   隧道外光亮度监测仪   自动雨量站   光伏气象站   一体化气象站   小型自动气象站